鄭生來神父 公教報《天主教綠識傳人》專欄(109) |
|
美國環保局被控告:不負責任
死亡與復活:不斷循環的運作核心
教會可有什麼貢獻?
|
|
鄭生來
2008年4月20日 (復活期第5主日甲年)
|
|
|
死亡與復活,是循環再生的核心:綠色生活的深層運作方式、個人生活運行的模式、宇宙互動演進的獨特、地球可持續性的智慧等等都連繫這核心。
香港環境局,需要更大的迫切感,更意會所負的重任,為香港為人類和大地負有關鍵性的任務和神聖的使命。
教會和不同的宗教更要覺醒。廿一世紀的訊息和哀求,正要觸動我們的心靈,發動心靈的重大力量,與全人類一起,投入大地新的危機所需的突破,達至新的平衡、多方面的創作、共同的大覺醒、天地人的新匯合。
|
|
|
美國環保局被告:不負責任
美國18個州在四月二日,起訴美國環保局無作為,因為沒有採取行動限制新汽車和貨車的溫室氣體的排放量。一年前的四月二日,美國最高法院裁定,環保局有權作這樣的限制,且應採取措施限制新上路車輛的尾氣排放。
據媒體的報道,除了美國18個州,還有另外3個城市以及11個環保組織的官員簽署了這起訴狀。該起訴書要求聯邦政府在60日之內採取行動。起訴書稱,環保局已經認識到溫室氣體的排放危及公眾福利,既然最高法院已作出裁定,該局就必須根據《淨化空氣法》規範排放源。
美國環保局長去年在最高法院作出裁定後曾表示,環保局將在2007年底作出回應,但一直沒有採取公開措施。上周(今年2008年3月尾),他宣布就如何限制溫室氣體排放量徵求公眾意見,但一些環保組織指出,環保局9年前已經在這方面收到了5萬條公眾意見;但美國環保局在這方面的積極性不足。
|
|
香港環境局也需更強的迫切感
香港環保團體也覺得,香港環境局對地球暖化和環境污染,也需加強迫切感。
高清廣播開始,香港已進入「換機潮」。所以「生產者責任制」鼓勵生產商自行肩負回收責任,變得很重要。雖然有幾個國際電視機大品牌,在網頁上均標榜他們有處理及回收廢棄電視的「環保承諾」,但若當地政府如香港政府不作出相關的要求,這些電視廠並不會回收舊電視。環保團體批評本港政府漠視法例的重要,令業界懶理回收。
按照2006年制定的歐盟「廢棄電器及電子設備指令」(WEEE),部份歐盟國家規定電視生產商要達到一
|
| 定的回收標準。生產商可在電視機零售價上,額外標明回收費用,向消費者徵收回收費用,但若他們在回收方面未能達標,當地政府可用稅項等措施懲罰生產商。
港沒有這樣的法例規定,而有參加WEEE「回收承諾」的公司如新力、飛利浦及樂聲在香港不會回收。地球之友指責這些品牌有雙重標準。另一方面,政府也有責任立例。
在私人回收場,已出現20呎高的「電視山」,應付不下。
環境局對環境污染和地球暖化,需要加強迫切感和全面性。
|
|
|
死亡與復活:不斷循環的運作核心
不斷循環,生生不息,是大地運作的基本智慧和方式。人類使用物質的生活方式,也需配合這大智慧的運作方式,才能保持可持續性的健康生活和發展。這不斷循環,包括飲食的攝取和排泄的循環。排泄物也要好好歸回大自然,才能保持平衡和健康。人與植物交換二氧化碳和氧氣的「施與受」,也是這個不斷循環內的一部份。落葉在泥土腐化變成養份,是保持和發展大地的豐富生命的循環。內裡有死亡與復活。內心的不斷更新和學習,從自我主義的自私不斷的重新突破,是不斷死於小我而活於大我,是參與基督的死亡與復活。根本上,基督是參與了人和大自然的不斷循環生生不息,而給我們體會,死亡與復活是不斷循環的運作核心。
基督是參與了大地基本運作的方式,大地也是在基督的死亡與復活得到提升。我們知道這不斷循環是有個方向,天國的方向,更豐盛生命的方向。我們在大地的不斷循環之內努力,更是顯露天國臨現於大地。
基督徒更要與基督一起,與大地一起好好運行和建設。破壞環境,是彰顯著遠離天國的方向。基督徒必須參與關心環境,保護環境,珍惜和感恩。
好像眾門徒在基督復活初期一樣,我們是漸進地意會和覺醒。然而,我們也會像五旬節的聖神降臨,到達一個大覺醒和衝動的熱誠,更大力地投入創造和建設。
這是教會和其他宗教,要投入挽回人類與大地共同合作共同建設的時候了。
|
|
天主教可怎樣做?
我經常在心內想,我們可怎樣做?香港教會可以有怎樣的貢獻?
天主教綠識傳人,今年餘下的幾個月可作什麼?時間是迫切,不能久待。是否可以在四月及五月間,作調查看有多少堂區、善會和團體以及個人,已在綠色環保方面投入或願意學習?大家是否可以嘗試來一次的匯集?是否可以在七月尾作點分享和學習或培育?是否可以有一些環保活動和實踐?會有多少人有興趣?是否可以在九月把這專欄的一些文章編成書出版?十月的週年「綠識論壇」怎樣準備?
我總是覺得是時候了,但還未知道應怎樣做。
基督說:「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: 凡信我的,我做的事業,他也要做。」(若14:12)
在今年的廿一世紀生態危機的香港、中國和世界,到底具體應做什麼?我正想知道。
|
|
|
|
摘自公教報2008年4月20日 |